如何阅读一本书

如何阅读一本书

Tags
生活效率
Author
date
Jul 12, 2022

第一篇 阅读的层次

第一章 阅读的活力与艺术(7)

“知识”是否是“理解”的先决条件。... 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,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。
  • 主动的阅读
    • 投球手与接球手的故事
  • 阅读的目标:为获得资讯而读,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
    • 没有任何外力帮助的阅读。(他人解释/直接放弃)
    • 理解力相当 迅速融会贯通——资讯
    • 之前不了解 ——增强理解力(达到笔者相同程度,即是成功的沟通)
  • 阅读就是学习:指导型学习,以及自我发现型的学习之间的差异
    • 资讯 知其然
    • 理解 知其所以然
    • 指导型学习(辅助型)——立足于传达的讯息——阅读和倾听
    • 自我发现型学习(非辅助型)——思考、感觉、想象
  • 老师的出席与缺席
    • 倾听——出席的老师
    • 阅读——缺席的老师——自己提问,自己思考

第二章 阅读的层次(18)

  • 基础阅读 读字
  • 检视阅读 限时筛重点 系统化略读
  • 分析阅读 无限时间 完整阅读 特别在追寻理解
  • 主题阅读 即比较阅读

第三章 阅读的第一个层次:基础阅读(22)

  • [[发音法 phonic method]]
  • [[视觉法 sight method]] 先看句子含义,然后识字、字母
  • [[折中教学法 eclectic approach]]
  • [[个别阅读教学法 individualized reading approach]]
  • [[语言经验教学法 language experience approach]]
  • 学习阅读的阶段
    • 阅读准备阶段 reading readiness 0-7
      • 身体 听力 视力
      • 智力 认知 语言
      • 互动 注意力保持 和他人一起学习
    • 简单阅读 看图识字
    • 快速建立字汇能力
    • 精炼 增进之前的技巧 观点迁移
  • 阅读的阶段与层次
    • 基础阅读通常都伴随着辅助
  • 更高层次的阅读与高等教育
    • 很多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也并不能了解到阅读的要义
  • 阅读与民主教育的理念
    • 我们的历史一直强调,无限制的受教育机会是一个社会能提供给人民最有价值的服务——或说正确一点,只有一个人的自我期许,能力与需要受限制时,教育机会才会受到限制。

第四章 阅读的第二个层次:检视阅读(30)

  • 检视阅读一: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
      1. 先看书名页,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。
          • 副标题
          • 判断书的主题 类型
      1. 研究目录页
          • 基本架构的概括性理解
      1. 如果书中附有索引,也要检阅一下
          • 重要词目
      1. 出版者的介绍
      1. 挑几个着来跟主题息息相关的篇章来看
      1. 把书打开东西翻翻,念个一两段,有时候连续读几页,但不要太多。
          • 寻找主要论点的讯号
          • 基本脉络
          • 最后两三页(部分作者会重点整理)
  • 检视阅读二:粗浅的阅读
    • 什么叫对的方向? ... 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,从头·到尾先读完一遍,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。
    • 只注意能理解的部分,略过不懂的部分
    • 减少装模做样的做学问式的逐字阅读
    • 逐字弄清细微含义时会错过整体观点
  • 阅读的速度
    • 许多书连略读都不值得
  • 逗留与倒退
    • 减少这种行为
  • 理解的问题
    • 优秀的阅读者——主动 专心
    • 专心≠理解力
    • 理解力 比回答书本内容一些简单问题还要多一点的东西
  • 检视阅读的摘要
    • 速度不论快慢
    • 粗度判断阅读必要性、基本框架
    • 不要企图一次性全部理解,快速通读

第五章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(42)

  • 主动的阅读基础:一个阅读者要提出的四个基本问题
    • 整体来说,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?
      • 主题
      • 如何阐述主题
    • 作者细部说了什么,怎么说的
      • 想法 声明 论点
    • 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?是全部有道理,还是部分有道理?
    • 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?
      • 提供的资讯有什么意义?
      • 为什么作者会认为XX很重要?
      • 真的有必要了解吗?
      • 在哪里启发到的我?
  • 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
    • 笔记的意义
      • 促使保持清醒
      • 表达思考(如果说不出来,通常是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)
      • 辅助记住作者的思想
  • 三种做笔记的方法(47)
    • 检视阅读——[[结构笔记 structural note-making]]
        1. 这是什么样的一本书?
        1. 整本书在谈的是什么?
        1. 作者是借着怎样的整体架构,来发展他的观点或陈述他对这个主题的理解?
    • 分析阅读——[[概念笔记 conceptual note-making]]
      • 准确的意义
      • 作者的观点
      • 自己的观点
    • 主题阅读——[[辨证笔记 dialectical note-making]]
      • 同类主题,讨论情境的笔记
  • 培养阅读的习惯(48)
    • 通过大量练习
    • 艺术或技巧,只属于那个能养成习惯,而且能依照规则来运作的人。
    • 突然想到小po的“星球规则”,这么多年来,还是觉得是艺术品了,其中或许包含着的就是坚持的力量吧。
  • 由许多规则中养成一个习惯(49)
    • 类学习滑雪——开始都笨手笨脚
    • 你一定要学会忘掉那些分开的步骤,才能表现出整体的动作,而每一个单一的步骤都还要确实表现得很好。但是,为了要忘掉这些单一的动作,一开始你必须先分别学会每一个单一的动作。只有这样,你才能将所有的动作连结起来,变成一个优秀的滑雪高手。